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

黄金价格创历史!还能关注黄金上市公司吗?

杰子提现商家 2024-09-30 10:30 阅读数 44 #金融杂谈

  9月23日盘中,现货黄金价格一路拉升,最高报2630.99美元/盎司,续刷历史新高。

  上海金交所黄金也是猛涨至每克逼近600元。汇众财经注意到,短短近三个月沪金价格已经由约544元,大涨至近600元。

尤其在美联储降息后,黄金价格已大涨创出历史最高位区域。

  实际上,金价持续飙升也推升了国内金饰价格。金十数据显示,9月21日,周大福、老凤祥等多家金店黄金饰品价格创下767元/克的高价。

但普通消费者的黄金消费的却仍然疲持续。这说明,黄金的炒作及消费,或与大资金财团有关,普通人此时买黄金或将是一批“新韭菜”!不过,家有余粮的例外。

  黄金!价格真的创历史

业内人士认为,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,开启了积极的货币宽松周期,这使得不支付利息的黄金变得更加吸引,从而大涨。

9月23日,因上周黎巴嫩真主党几十名高官的寻呼机及对讲机发生爆炸。这也给黄金多头加上了一些料,黄金因此不断刷新历史新高,现在更是站稳2600关口,这说明资金寻求黄金的避险情绪将会不断高涨。

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拉扎扎达(Fawad Razaqzada)就表示:“黄金突破2600美元大关,预计不久黄金将出现一些获利回吐,但我对今年余下时间的黄金走势仍持温和看涨态度。虽然今年黄金可能无法达到3000美元的里程碑,但由于预计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将加速降息,加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和央行购买黄金等因素,我认为这一长期目标仍有希望。地缘政治的驱动因素可能比降息更为重要。”

  消费黄金遭“降维打击”

  与近期黄金价大涨不同的是,实物黄金消费却依旧疲软。世界黄金协会发文称,8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出库量102吨,月环比增长17%,但年同比下降37%。

尽管出于季节性因素(业内各大活动临近、10月初销售旺季即将到来)推动黄金出库量实现月环比增长,但黄金消费的疲软仍持续抑制着上游实物黄金需求。

方正证券在研报显示,中秋消费表现平稳,据部分经销商交流反馈,终端市场符合预期但未出现明显拐点,部分门店加大折扣力度每克减至百元以上。在金价持续向上背景下,金饰有望持续受到消费者喜爱。

但市场上,在今年消费遭降维打击之下,不但没有出现中国大妈抢黄金的现象,甚至还出现年轻人减少消费黄金的现实。当然,十年前的2013年,中国大妈们抢黄金是因为彼时黄金价格大跌。现在大涨之下,其实是出货好时机。

据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,成都中国黄金、周大福等线下门店已经同步调价,但各商场品牌开展相应的克减活动。周生生门店表示,虽然今日报价为769元/克,但目前有每克减50元活动,中国黄金也表示,有每克70元满减活动。

但很多消费者确实在观望,除了结婚等较为刚需的消费者,现在很多消费者确实在购买的时候对黄金的价格有所顾虑。有准备结婚的年轻人表示,金价上涨对他们购买黄金饰品确实有较大影响,原本计划购买五金,可能现在只会买三金,后续等黄金价格稳定后再购买其他黄金饰品。

这当然说明了,黄金刚需的消费者也是因“预算不足”而降低消费,呈现理性投资的趋势。

  不过,在期货黄金上,短期做多的趋势或仍将持续。毕竟世界局部“不太平”地区增多,一些大资金寻求黄金硬通货保值需求也增多。

有分析还指出,随着更多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,黄金价格有望继续攀升,甚至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挑战3000美元大关。

  国内黄金上游公司受益

业内人士表示,国际金价的大幅上涨,无疑对“含矿量”较高的金银矿企和冶炼企业有利,也就是黄金产业链的中上游企业。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,一些黄金产业链上游的开采类企业业绩表现较好。

比如,山金国际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紧抓黄金市场高景气机遇,实现营业收入65.05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42.27%,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收入28.58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7.30%;实现营业利润15.63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36.70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.75亿元,同比增加46.35%。

恒邦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,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09.7亿元,同比增加27.1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.98亿元,同比增加2.28%。

赤峰黄金的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41.96亿元,同比增加24.45%;归母净利润7.10亿元,同比增长127.75%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6.39亿元,同比增长71.8%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.35亿元,同比增长64.46%。

由于受益黄金价格上涨,多家机构也看好国内黄金上游上市公司的效益。一些机构还给出买入相关股票的信号。

事实上,今年以来黄金上游上市公司的股价保持了震荡上行趋势。比如山东黄金股价年初2月份曾每股仅19.63元,而年中6月每股最高达31.77元,截止仍报价在26元以上。

(转自:汇众财经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热门
标签列表